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区审计局>>审计局公告

关于朝阳区2023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日期:2024-09-30 16:19 来源:区审计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2024年8月22日在朝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朝阳区审计局局长 孙玉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本区2023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

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区审计局依法对2023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区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财政管理、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等方面情况。审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审计委员会部署,以及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审议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持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2023年,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2023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较好。

——坚持双轮驱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支持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等产业发展,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支持开展“潮朝阳”系列促消费活动,促进消费回暖向好。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围绕“五宜”朝阳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落实“七有”“五性”需求,将财政资金投入到群众关切的民生项目。支持举办促就业活动,首创“一站式”就业流动服务站,开发就业岗位近10万个。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新建、改扩建2所中小学,新增幼儿托位、中小学学位共3600个。支持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新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诊。

——财政管理改革持续深入,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大财力向基层倾斜,修订街乡财政管理体制相关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构建电子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健全地方债务管理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提升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成效。把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一体推进,督促被审计单位不断加大整改力度。健全完善审计整改机制,出台《朝阳区审计整改约谈办法》,修订《朝阳区审计局审计整改管理办法》。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印发《朝阳区审计发现问题提示提醒清单》至全区各部门单位,开展分领域专题培训,推动部门单位管理水平提升。截至2024年8月上旬,《关于朝阳区2022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42个具体整改事项中,有138个已完成整改,其余4个正在持续推进。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根据《预算法》《北京市朝阳区预算审查监督办法》规定,对区财政局具体组织的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进行审计。区级财政决算草案反映,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49亿元,支出547.7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87.1亿元,支出485.0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5亿元,支出1.13亿元。2023年初朝阳区政府债务余额911.34亿元,偿还债务本金75.31亿元、利息27.81亿元,当年新增债务227.34亿元(新增专项债券189.34亿元、新增再融资债券38亿元),年末债务余额1063.37亿元,全部为专项债务。政府债务余额在北京市批复的政府债务限额内。从审计情况看,2023年区级决算草案编制总体符合《预算法》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不规范。2023年交通运输、教育改革发展等7个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未在30日内分解下达到位,涉及预算金额2.45亿元,其中3个转移支付项目预算下达时间超过90日,涉及预算金额4994万元。2023年区财政局安排盘活转移支付存量资金共计4689.07万元,涉及159个项目,其中43个项目仍存在结余,金额共计1131.97万元。

(二)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需提升。经抽查,31个单位68个项目涉及的127个绩效指标设定不合理或未填写。个别项目执行率低于50%,如促进基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经费2022年、2023年项目预算均为40万元,实际支出分别为0.6万元、10.45万元,执行率分别为1.5%、26.13%;城市管理大脑(一期)等3个项目2023年执行率低于50%,涉及预算金额642.14万元。

(三)部分基础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对部门资金调剂使用监管不严,32个单位将不允许调剂使用的经济科目资金调剂至其他不相关事项支出,金额合计1026.59万元。对预算单位编制的报告审核需加强,59个单位编制的资产报表数据与财务报表数据共计478条不一致,34个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与决算数据共计58条不一致。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对22家一级预算单位和9家二级预算单位开展现场审计。首次对43个街乡预算执行情况开展数据分析。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收支管理不够规范。4个单位项目资金长期滞留单位,未充分盘活发挥资金效益,涉及金额2295.61万元。4个单位非税收入、项目结余未按规定上缴区财政,涉及金额1242.59万元。10个单位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清理,涉及金额5946.35万元。4个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提前支付项目款项,涉及金额96.64万元。

(二)预算绩效管理仍需加强。1个单位欠收租金,存在财政资金损失风险,涉及金额1950万元。3个单位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或未执行,涉及预算金额5989.3万元。2个单位重复列支信息化运维费和车辆保险费,涉及金额2.03万元。1个单位过度购买不必要的运维服务,涉及金额9.01万元。2个单位开展的活动和培训参与人数或开展次数不足,涉及金额406.02万元。6个单位开发的部分信息系统模块停用、公众号运营管理不到位,涉及金额636.84万元。

(三)公务用车、会议培训管理不够严格。1个单位加油卡长期滞留大额财政资金,涉及金额33.4万元。1个单位委托培训管理不当造成财政资金损失浪费9万元。1个单位在会议费、培训费预算支出中列支其他费用,涉及金额4.01万元。

三、重点专项资金和项目审计情况

(一)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审计情况。审计了我区2022年至2023年6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务服务事项管理不规范。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未做到“同事同标”,39个政务服务事项区级部门、街道办事处、乡政府存在同一事项办事流程或所需材料要求标准不一致的情况。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及满意度考评流于形式,部分被考评对象均有未达到满分的事项,但最终考评结果均为满分。二是部分单位优化营商环境个别任务未完成。抽查2022年至2023年6月相关部门需完成优化营商环境任务51项,其中5项任务未完成。三是部分政策未达到惠企目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自2021年设立以来,因设定范围较窄,未发生支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自2022年设立以来未实际投出。

(二)市级基本建设(涉及朝阳部分)审计情况。对2023年度市级基本建设涉及朝阳的大羊坊路(东三环路-东五环路)道路工程等10个项目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道路工程缺少手续。因道路红线范围内征地拆迁工作未全部完成,5条道路未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施工许可证但已开工建设。二是项目资金结存较大。截至2024年2月下旬,受地上物拆迁腾退、规划手续办理缓慢等影响,9个项目资金结存在建设单位。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及提升审计情况。对2022年至2023年朝阳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及提升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层诊疗人次占比未达标。2022年、2023年朝阳区基层诊疗人次占区域总诊疗人次分别为53.79%、54.53%,2023年完成值未达到≥55%或较上年提高2%的市级考核要求。二是儿科医疗服务水平需提升。开展儿科诊疗服务的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有20家尚未提供周末服务,儿科专家门诊服务时间较少,儿科专职医生较少。部分卫生服务中心暂不能提供乙流、腺病毒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服务。三是部分医疗设备闲置未使用。抽查发现,截至2024年5月,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至2023年使用财政资金购置的医疗设备中有227台未拆封或闲置未使用,涉及资产价值1653.86万元。

(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审计情况。对朝阳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养老配套设施接收缓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签订协议接收养老配套设施21处,其中11处未确定养老机构运营商,运营工作推进缓慢。二是政府保障床位设置不合规或使用率低。部分公建(办)民营养老机构未规范设置保障床位,8家养老机构未设置保障床位,1家养老照料中心设置的保障床位数占实际运营床位数5.26%,3家养老机构已设置保障床位但未明确保障床位的优惠内容。保障床位入住率低,10家设置保障床位的养老机构中5家保障床位入住率低于20%。三是项目和资金管理不规范。“96083”养老服务热线使用率低,2021年至2023年服务热线共接听566人次,日平均接听量0.52人次。重复向多家机构发放已享受家庭床位服务或已入住养老院老人的驿站运营补贴,共计14.2万元。

(五)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计情况。对朝阳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和运行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延伸审计65个使用专维资金的项目。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专维资金应交未交,存在缺口。59个申请使用专维资金项目的审批金额中含有尚未交存专维资金业主应分摊的部分,应交未交专维资金1296.37万元。二是专维资金拨付后监督机制缺失。现行制度缺少对专维资金项目完工后开展结算的规定,抽查62个项目,其中14个项目工程实际完成量低于预算工程量,多支付工程款246.44万元。45个项目将审批通过的专维资金直接划转至施工单位,后由施工单位拨付至设计、监理、鉴定等机构,存在一定风险。三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抽查发现,个别项目中标单位将工程拆分后转包。部分项目质量控制不到位,未对进场材料开展复验或施工单位擅自更换设备。拆除废旧配件未回收处置,涉及拆除零部件的17个项目中有13个项目未回收。

四、国有资产和资源审计情况

按照朝阳区《关于落实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各项审计中持续关注企业、行政事业、自然资源资产等3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重点审计的4户企业资产总额合计358.75亿元、负债总额合计280.23亿元、国有资本权益合计78.52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改革任务推进不够有力。1家企业3家子公司2021年至2023年6月未发生实质性经营业务,营业总收入均为0元,所有者权益连续2年以上为负数,该企业未对非主业、非优势的下属企业及时进行处置。二是业务环节管控不严造成资产闲置或损失风险。1家企业实施的项目因前期论证不充分或疏于管理等原因,项目建成后使用率低,未实现预期目标,部分设备已安装但未实现效果,部分购置的资产闲置。1家企业停车收费系统显示2021年至2023年6月“损失金额”125.24万元,企业未对损失金额逐项核实查找原因,直接认定为损失。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3家企业房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未履行审批程序、未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账实不符等问题;2家企业未及时收取出租房屋租金,涉及金额560.96万元。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情况。结合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等审计,重点关注了此类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资产使用效益低下、配置超标。3个单位15处房产闲置,涉及面积4453.64平方米;10个单位423件资产闲置,涉及金额607.91万元;12个单位固定资产超标准数量购置,合计多购置1521件;11个单位固定资产超标准价格购置,涉及金额39.82万元。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2个单位10处房产出租出借未履行审批手续,涉及面积6266.32平方米;2个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位,购买第三方资产清查服务或由第三方人员进行资产管理且效果不佳。三是资产账务处理不合规。5个单位无形资产未入账或停用未销账,涉及金额1445.51万元;6个单位固定资产未入账或入账不及时,涉及金额1499.01万元;3个单位相关资产已报废、处置等但未销账,涉及金额686.54万元。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对2个单位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排污许可监管不到位。1个单位未对排污许可处罚和发放后续事宜开展跟踪,抽查发现,某公司违法排放污染物于2022年7月被处罚,直至2023年10月才办理排污许可证。20家单位在领取排污许可证后未按规定时限完成应改正的问题。二是水资源管理不够严格。1个乡4个村共欠缴2022年至2023年6月污水处理费585.38万元,4处雨污混接错接点位未完成整改,2眼自备井未取得取水许可证。三是部分林地被占用。抽查发现,1个乡22处林地被改变用途,涉及面积3.41万平方米。

五、政府投资审计情况

对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21个项目总投资20.95亿元实施审计,共核减投资1.41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招标过程监管不严。不同程度存在未公示中标候选人或时间不合规、评标委员会专家选取不规范、未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合同、招标文件编制不严谨等问题。二是参建单位履职不到位情况较普遍。部分项目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监理履职不到位现象突出,出现未对隐蔽工程开展质量验收、监理人员配备不足、对施工现场情况不掌握等问题。部分设计工作存在不足,无法有效指导现场施工。三是部分项目变更洽商管理不力。有的项目先实施后签订变更洽商文件,或变更洽商文件签订不规范,无具体实施工程量、施工工艺等内容。有的项目变更洽商事项金额超一定标准但未履行单位内部集体决策程序。个别项目变更洽商金额占合同金额比率较高,反映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分析论证不全面,设计深度不够,致项目实施发生较大调整。

六、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指出的问题,部分已立行立改整改到位,其余正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8月上旬,区审计局已依法出具审计决定9份,相关单位已上缴财政资金2894.88万元,推动修订完善制度107项。下一步,区审计局将对处于整改期的问题持续跟踪、督促整改,区政府将在年底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七、审计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和审计建议

从审计发现的问题看,产生原因主要是: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够到位,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尚不完善,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绩效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部门单位管理主体责任未压实,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到位,财经法纪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审计建议:

(一)强化政策落实,推动各项任务见行见效。深入贯彻落实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五宜”朝阳建设,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医疗、养老、住房等机制不断完善,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跟踪问效。

(二)细化预算全链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强统筹谋划,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指导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国有资产配置效率。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节约型政府建设。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执行,纠正损失浪费等行为。持续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教育,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资源资产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扎实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区属国企运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部门单位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规范资产配置,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统筹做好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高执法监管水平,加强水资源、林地保护管理,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投资绩效。工程项目建设主管部门应压实主管责任,加强对工程建设行业监管,监督指导建设单位规范工程项目建设。各建设单位应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招标流程,加强对招标代理、监理、设计等单位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造价,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切实提高政府投资绩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区审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更好推动新时代朝阳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朝阳篇章作出审计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