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政府工作报告

朝阳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日期:2011-12-28 17:48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2011年12月20日在朝阳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法院院长 李瑞翔
    五年工作回顾
    一、紧紧围绕审判职能发挥,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服务大局水平稳步提升
    五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269106件,结案260314件,收结案数均居全市基层法院之首。
    充分发挥司法的惩戒教育功能,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为己任,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惩抢劫、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和盗窃、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共审结上述案件10675件14445人;以增强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为目标,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共审结此类案件107件125人。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从有利于预防犯罪、促进和谐出发,科学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五年间,共对3511名被告人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设立少年审判亲情室和未成年人候审室,在庭审前增加“社会调查”环节、宣判后精心制作“法官寄语”,帮助未成年罪犯更好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充分发挥司法的权利救济功能,努力服务和保障民生。围绕人民群众对民生问题的关切,牢固树立“民生案件无小案、民生问题无小事”的理念,五年共审结各类涉民生案件65916件。围绕服务农村城市化建设,合理调整人民法庭的布局,依法妥善审理了涉农案件724件,针对土地储备、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等政策背景下引发的诉讼,积极开展调研,主动提出对策。围绕及时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加大执行威慑力度,五年共执结案件61023件。
    充分发挥司法的规范引导功能,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眼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设立公司案件专业审判庭,五年共审结企业兼并改制、股份转让、破产清算等案件928件;按照“调研先行、着重调解、审慎裁判”的思路,妥善处理了金融危机中房贷断供、外资企业退市等案件。着眼于维护辖区金融安全,发布金融机构商事诉讼白皮书,成立专业合议庭,妥善审理金融案件,并依法严惩金融犯罪,五年共审结上述案件2634件。着眼于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在审理买卖、租赁、服务等合同案件中,注重加大对违约行为的制裁力度。着眼于我区创新发展战略,加大对区域品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我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层示范法院”。着眼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五年共发送司法建议410份,促进了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充分发挥司法的监督制约功能,努力促进依法行政。在行政审判中,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对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发布《行政案件司法审判年度报告》,从源头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合法行政行为,坚决支持行政机关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维护行政管理秩序;同时,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积极探索诉外协调机制,五年来,共协调解决行政纠纷399件。
    二、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司法为民水平稳步提升
    创新审判管理机制,努力使司法裁判的过程和结果更加公正。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从严管理,逐步探索构建了“一体化审判管理体系”。一是强化审判委员会的审判管理职能。成立专门负责审判管理的机构,建立审判委员会评议审判、执行工作制度和审判工作动态分析机制,形成行政化管理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二是狠抓审判质量管理。以法官案件质量自律委员会为核心构建三级案件评查体系,建立全程提示制度,从强化自律、服务审判等多个方面,引导法官自觉提升审判质量,上诉案件发回重审、改判率连续五年下降。三是加强审判流程监控。按照“严格审批、公开透明”的思路,强化对案件审理过程的事中监督。我院一体化审判管理工作经验受到最高法院高度关注,被收入《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白皮书。
    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努力使矛盾化解的效果更加突出。围绕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逐步建立以“庭前和解三项制度”、“诉前和解三种机制”以及判后答疑为主要内容的全程调解工作体系。通过整合、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矛盾化解工作,先后与10余家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搭建联动调解平台。在机制创新的同时,我院还建成全国法院系统首个和解大厅、设立调解工作专门机构。五年来,共调解纠纷137235件。
    创新便民诉讼机制,努力使服务群众的举措更加丰富。针对辖区面积较大的情况,在7个人民法庭增设立案点,使辖区群众可以就近立案;和有关部门协商,开通公告送达、房屋信息查询与冻结直接录入系统,尽量让群众“少受一些累、少跑一趟路、少误一次工”。针对部分群众诉讼经验缺乏的情况,成立诉讼服务中心,在立案大厅设立导诉台,共为当事人提供各类诉讼服务32万余人次。针对当事人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为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281万元,并在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款。
    三、紧紧围绕公正廉洁司法,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法官队伍素质稳步提升
    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不动摇。针对队伍年轻、工作压力大、思想状态不稳的现状,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认真开展了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使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为民意识。五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十佳人民法庭”双桥法庭、“中国法官十杰”钟蔚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在践行“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培育“崇德、尚法、敬业、爱民”的共同精神追求,不仅缓解了干警的心理压力,而且增强了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我院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牢牢抓住司法能力提升这个重心不放松。针对青年干警身上普遍存在的审判经验、群众感情、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创设了“1+4”培养模式。通过建立资深法官课堂、庭审课堂和“法官带教制”,使青年干警的司法实务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建立专家课堂、组织法官讲坛、学术研讨等活动,使青年干警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建立窗口实践课堂,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百名法官下基层”活动,使青年干警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五年来,我院有1名干警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38名干警被纳入市政法系统人才库,11名干警被北京市高院评为“业务标兵”,6名干警被评为市区优秀人才。我院被评为“朝阳区重视人才先进单位”。
    牢牢抓住反腐倡廉建设这个关键不懈怠。一是加强廉政教育。认真落实廉政规定,坚持廉政教育日常化,通过身边人、手边事使干警受教育、有触动;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强化干警的自我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事前预防。坚持开展审判作风巡视,重视对关键岗位和人员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内部监督。推行提示性谈话和诫勉性谈话制度,设立廉政监察员,对廉政问题及时提醒、实时监督。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明显增强。
    四、紧紧围绕司法的人民性,始终坚持主动接受监督,司法公开水平稳步提升
    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并根据审议意见切实进行整改。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12件,全部在期限内办复,满意率为100%。拓宽与人大代表联络的渠道,建立院领导定期走访代表制度。五年来,共邀请797名市、区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旁听重大案件审理、跟随案件执行,积极为人大代表了解法院工作创造条件。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建立并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共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18次;高度重视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做到“有错必究”。 
    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监督审判的作用,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2658件,尊重人民陪审员地位,做到“同权、同断”。建立常态新闻发布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22次。定期组织“司法公开宣传日”、“法庭开放日”等活动。实现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旁听案件。加强互联网站建设,在法院外部网站公开审判工作,建立民意沟通渠道。我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今后五年的工作设想
    一、致力于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推动科学发展
    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打击和惩治犯罪,促进“平安朝阳”建设。妥善审理好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促进民生幸福。依法处理辖区重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行政、执行案件,保障“双十工程”建设。妥善审理金融、企业破产等案件,营造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环境。认真审理各类合同案件,惩戒失信行为,促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司法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法治形象。高度重视矛盾化解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二、致力于提高审判工作水平,加强法院管理,树立司法公信
    进一步深化“一体化审判管理体系”,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科学谋划工作,通过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深化繁简分流改革、加强均衡结案管理、拓展专业化审判平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要形象,以管理保公正,以公正促公信。进一步探索确保执行权合理配置的科学运行机制,完善执行工作联动机制,提高执行工作水平。建设符合法院队伍现状的法官业绩评估和领导干部履职能力评估体系,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三、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强化服务意识,践行司法为民
    围绕改善民生,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注意发现涉及群众利益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案件审理和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司法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使法院工作更加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站建设,拓展网站功能,逐步实现网上立案、案件信息查询,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司法公开和接受监督各项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的支持,加快推进审判大楼建设和人民法庭改扩建、新建工作,提升硬件设施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的诉讼环境。
    四、致力于夯实人民法院工作根基,狠抓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能力
    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契机,大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带动思想政治建设、司法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加强法官职业道德修养,改进司法作风。深化“三引领四融合”党建工作模式的功能作用,提高干警化解矛盾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和制度落实,加大对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做到“教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