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为民办实事
居民提案为“小区病”开药方 “社区创享计划”解决小区难题1400余个
日期:2016-11-17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11月9日,朝阳区组织召开“社区创享计划”优秀提案项目展示会,居民6个优秀项目现场展示。据统计,2015年以来,朝阳区共收集到来自全区300个社区的居民金点子10791个,形成2555件“居民提案”,确定支持提案651个,解决小区服务管理难题1400多个。这种社区自治形式,在朝阳区已经形成了常态,“居民提案”激活了社区自治细胞。
“居民提案”促社会组织孵化
在项目展示会现场,建外街道北郎东社区“柳三姐红娘工作室”发起人柳迎红,与大家分享了她的提案经历。
柳迎红是个热心人,过去就喜欢给身边的单身大龄男女青年牵红线,在社区提案大赛上,柳迎红在社区的指导和帮助下,组建了一支公益志愿红娘队伍——“柳三姐红娘工作室”。“在实施社区‘居民提案’大赛之初,北郎东社区居委会就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和辅导,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如何写提案。从写提案、到修改、完善,社工同志们帮了我们很多。”柳迎红介绍说,“而且在场地使用上,社区‘YI’空间为我们红娘工作室提供了会议室、活动室,供我们开展活动。”
现在,工作室的服务对象数量已经从1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800多人,经工作室牵线,已有30余对恋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柳迎红提到的社区“YI”空间在朝阳区已经建立了165处。“YI”空间的建立,为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空间和载体,促进了提案项目常态化实施及资源的整合落地。目前,朝阳区民政部门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共有3626家,正在孵化成长的还有2000多家。
数万居民为“小区病”开药方
三间房地区美然动力社区曾经受到绿地破损、堆积杂物垃圾等问题困扰,每当居民经过这里,都感觉不舒服,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改变现状,使“绿地”成为真正的绿地。
机会来了,2015年朝阳区“社区创享计划”启动,各街乡和社区鼓励居民参与提案,社区带头人李鸿强作为提案人,提出《绿满家园种植》项目提案,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通过。而后,他们动员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和美化活动,大家动手整理小区绿地,清除废弃物品和垃圾,栽花种草,干得起劲。
“‘绿满家园种植’提案项目给小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动了小区的安全环境、文化氛围、和谐程度都有质的飞跃。”朝阳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像美然动力社区的“居民提案”项目在朝阳区还有很多,数万居民为“小区病”开药方,大屯街道居民的“僵尸”自行车管理提案、安贞街道居民的老旧小区楼道卫生管理提案、建外街道的六小门店安全生产问题提案等,使320多个“小区病”得到了治理。
在展示会现场,“育慧里一班让孩子有发小”项目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项目发起人卞学忠是大屯街道育慧里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他发现,很多和自己儿子一样的独生子女都没有玩伴,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卞学忠通过育慧里社区报名参加提案大赛,设计、提交了“育慧里一班让孩子有发小”项目方案,希望借这个机会让更多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结伴成长。通过提案,“育慧里一班让孩子有发小”项目正式成立了。“我们通过开展读书会、观影会、互助会和讲座沙龙等活动,带动儿童合作、信任、团结等品格的形成。”卞学忠说。
这个项目只是朝阳区社区创享计划的一个缩影,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提案’这种形式,激活了社区的自治‘细胞’,5.7万余人直接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居民成了社区的‘新管家’,居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
“居民提案”促社会组织孵化
在项目展示会现场,建外街道北郎东社区“柳三姐红娘工作室”发起人柳迎红,与大家分享了她的提案经历。
柳迎红是个热心人,过去就喜欢给身边的单身大龄男女青年牵红线,在社区提案大赛上,柳迎红在社区的指导和帮助下,组建了一支公益志愿红娘队伍——“柳三姐红娘工作室”。“在实施社区‘居民提案’大赛之初,北郎东社区居委会就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和辅导,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如何写提案。从写提案、到修改、完善,社工同志们帮了我们很多。”柳迎红介绍说,“而且在场地使用上,社区‘YI’空间为我们红娘工作室提供了会议室、活动室,供我们开展活动。”
现在,工作室的服务对象数量已经从1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800多人,经工作室牵线,已有30余对恋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柳迎红提到的社区“YI”空间在朝阳区已经建立了165处。“YI”空间的建立,为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空间和载体,促进了提案项目常态化实施及资源的整合落地。目前,朝阳区民政部门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共有3626家,正在孵化成长的还有2000多家。
数万居民为“小区病”开药方
三间房地区美然动力社区曾经受到绿地破损、堆积杂物垃圾等问题困扰,每当居民经过这里,都感觉不舒服,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改变现状,使“绿地”成为真正的绿地。
机会来了,2015年朝阳区“社区创享计划”启动,各街乡和社区鼓励居民参与提案,社区带头人李鸿强作为提案人,提出《绿满家园种植》项目提案,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通过。而后,他们动员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和美化活动,大家动手整理小区绿地,清除废弃物品和垃圾,栽花种草,干得起劲。
“‘绿满家园种植’提案项目给小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动了小区的安全环境、文化氛围、和谐程度都有质的飞跃。”朝阳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像美然动力社区的“居民提案”项目在朝阳区还有很多,数万居民为“小区病”开药方,大屯街道居民的“僵尸”自行车管理提案、安贞街道居民的老旧小区楼道卫生管理提案、建外街道的六小门店安全生产问题提案等,使320多个“小区病”得到了治理。
在展示会现场,“育慧里一班让孩子有发小”项目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项目发起人卞学忠是大屯街道育慧里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他发现,很多和自己儿子一样的独生子女都没有玩伴,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卞学忠通过育慧里社区报名参加提案大赛,设计、提交了“育慧里一班让孩子有发小”项目方案,希望借这个机会让更多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结伴成长。通过提案,“育慧里一班让孩子有发小”项目正式成立了。“我们通过开展读书会、观影会、互助会和讲座沙龙等活动,带动儿童合作、信任、团结等品格的形成。”卞学忠说。
这个项目只是朝阳区社区创享计划的一个缩影,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提案’这种形式,激活了社区的自治‘细胞’,5.7万余人直接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居民成了社区的‘新管家’,居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