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为民办实事

多方联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朝阳探索社区分类治理新模式

日期:2016-08-12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近年来,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朝阳区,针对商品房小区、老旧小区、新建保障房小区三类社区,探索社区分类治理新模式,依托街道、社区、楼院三级共商共治平台,畅通议事渠道,搭建居民与政府共同治理社区的桥梁,破解社区发展难题,满足群众需求。
    “物业联盟”整合服务资源
    “奶奶,家里的管道跑水了,这怎么办呢?”家住南沙滩社区工美院宿舍的李奶奶听孙女这么一说,赶紧给街道打了电话。
    由于工美院是老旧小区,管道漏水,下水道堵塞都是常事,经常会接到居民的求助电话。“不用着急,我们联系了‘物业联盟’,很快就有人上门修理了。”奥运村街道的回复给居民们吃了颗定心丸。
    奥运村街道通过建立“物业联盟”,主动了解社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在物业方面的需求和呼声,认真梳理,详细备案,做到心中有数。面对问题,做到对症下药,实行两级平台管理制,探索建立联盟+社区+物业+业委会+业主的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居民有需求,一个电话,第一时间到现场解决。针对南沙滩这样的老旧小区,物业公司还开发了一款“我来修修”APP,及时提供上门物检。“有了物业联盟,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李奶奶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在老旧小区自我服务管理中,和平街、安贞、奥运村等街道在深化“四有五好”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地区“物业联盟”。“通过探索建立物业联盟,整合社会资源,老旧小区居民的急事难事有了快速解决的渠道,让更多百姓受益。”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五方共治”解百姓难题
    物业更换、停车管理、地下室清理、电梯更新……一系列问题曾经是大屯街道欧陆经典小区急需解决的拦路虎,如今,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走进社区可以看到,笔直的柏油路,路边芳草茵茵,周边的车辆停放整整齐齐,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在公园里纳凉,孩子们奔跑着嬉戏……“现在有事情由社区、居民、物业和产权单位等各方共同协商解决,这个办法好。”正纳凉的李江国大爷告诉记者。他说的协商议事其实就是建立“五方共治”机制解难题。
    欧陆经典小区是典型的商品房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曾影响到小区服务管理和居民生活。区社会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问题在商品房小区普遍存在,靠政府居间协调效率不高,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居民自我协商,解铃还需系铃人。”为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朝阳区探索形成了“五方共治”自治模式,将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单位和社区居委会这五方利益主体共同纳入居民自治平台,共同协商找到利益交集,共同解决小区管理服务问题。政府在其中则负责去引导小区利益各方理性表达诉求,共同制定合法合理的小区管理规则,各方依照规则办事。
    在商品房治理中,我区进一步深化“五方共治”机制,小区实现居民协商管理身边小事,政府帮助解决大事难事,社会组织提供多样化服务。
    “三社联动”扩充专业化服务
    “‘三社联动’是干什么的?”东风地区一位大妈曾这样问社区居干。“就是大伙儿联合起来为您服务,让您的日子越过越幸福。”居干给老人家这样解释道。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是推进“三社联动”的抓手。石佛营南里社区社会组织成立“步步高京剧队”,把国粹艺术送进小学课堂,让国粹艺术根植于少年儿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看着孩子全身披挂,有模有样地演出京剧的样子,真的挺高兴。”社区儿童李天佑的父亲感到非常满足。自从“北京协作者”进驻东风以来,开展项目交流会、项目辅导会、一对一项目辅导等活动,让居民们看到了社会工作者对社区服务倾注的热情,增强了对社工专业方法的认可和期待。
    在保障房社区和农村社区治理中,我区巩固“三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扩充专业化服务。今年上半年,我区经过市、区两级评审,共购买服务项目308个,43个街乡实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全覆盖,上半年新增社区社会组织270余个,社会组织多元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此外,我区围绕“总结经验、验收检查和固化成果”的思路稳步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工作,十大成果基本成型,潘家园、建外、垡头等街道的21个社区分类治理效果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