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朝阳区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2024年,朝阳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以新时代朝阳发展为统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编制发布《朝阳区法治政府建设白皮书》,着力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我局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的通报表扬。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1.高位推动强化统筹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对本局法治政府建设进行统筹谋划。牵头制定朝阳区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5年),助力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建设。
2.创新依法行政教育培训机制。印发深化朝阳区依法行政教育培训机制工作方案,设立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和专家库,举办2024年朝阳区依法行政培训班。通过全区依法行政培训班、处级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组织旁听法院庭审等形式,共培训各层级公务员2000余人次。
3.深化“一考核一评估”机制。优化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评估,通过一内一外双向“法治体检”,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向全区各部门、各街乡制发依法行政工作季度通报、年度通报,强化日常督导,加大推动落实。
4.促进街乡依法行政工作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根据街乡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印发司法行政业务通报、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二)持续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
1.深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深化制度建设,修订《北京市朝阳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朝政发〔2024〕3号)。组织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抽查及清理工作,首次针对实施超5年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实施后评估。
2.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机制。对60余件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草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各类合作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法律意见300余条。编辑印发《朝阳区法律顾问工作指导手册》,提升工作质效。
3.积极配合各项立法调研工作。完成16项法律法规规章的征求意见工作。配合区人大法工委开展3项法律的征求意见工作,积极组织各部门、各街乡及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研提意见建议。
(三)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制发《朝阳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朝阳区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同协作的工作意见》《朝阳区行政执法特约监督员管理办法》,部署行政执法和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创新监督机制与监督方式、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协同监管格局,扎实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深化法治建设领域改革。
2.深化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深化季度联合案卷评查机制,以查带训,把街乡案卷评查与委办局案卷评查融合开展。280人通过北京市执法资格考试,充实执法力量。加大对全区行政执法工作的协调监督力度,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涉及的违法建设、违法群租房等执法业务专题研讨会60余次,开展业务指导1000余次。
3.强化法律服务行业监管。全年共办理审批业务18204项,解答各类咨询13000余人次。制发《朝阳区律师协会行业规范化提升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强中小规模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对1530名律师、150家律所进行检查。办理律师类行政许可和备案类业务15204项,有序发放律师执业证9708本、律所执业许可证251本。
(四)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切实提高行政复议、应诉能力。2024年以来共收到申请7152件,围绕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行“审调结合”,全年纠错率为7.71%、调解率为39.95%,再诉率从复议改革前的20%下降至8.14%,败诉率不到1%,办案质效稳步提升,呈现出收案数量上升、复议后再诉率、败诉率下降的“一升两降”态势,连续两年实现90%以上的行政争议在复议阶段实现实质化解。
2.发挥行政调解化解争议作用。探索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朝阳模式”,成立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中心于1月3日挂牌成立,登记调解案件1057件,调解成功88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3.44%。今年以来,我区共新成立6个行专调委会、撤销3个,实现了对道路交通事故、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等轻微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多发领域的全覆盖。
3.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一对一”配备模式与730个社区(村)签订村居公益法律服务协议,村居法律顾问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三级实体平台(室)接待各类法律服务咨询11.6万余人次。全力打造朝阳区法律援助民心品牌,“七有”“五性”法律咨询129209人次,12348热线共解答各类法律咨询40916人次,咨询满意度99.94%。
(五)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基层依法治理
1.深入落实普法责任制。印发《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八五”普法年度考核指标》《北京市朝阳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阵地)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举办2024年度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线上线下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13场,累计受众42万余人次。
2.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编辑印制《朝阳区法治文化基地(阵地)画册》,督导有关部门建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区普法融媒实践基地。“朝阳普法”正式入驻北京最大的郊野公园(温榆河公园),设立了普法书屋、开辟法治林,进一步深化了朝阳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2024年北京市“我(们)的法治故事”中4部作品分别荣获北京市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六)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切实做到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024年我局承办人大建议2件,政协提案7件;承办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持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全年主动公开信息164条,受理依申请公开案件75件,均按时限办结。
二、2024年我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积极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责任。组织召开专题会听取我局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统筹谋划,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开展会前学法4次。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2024年我局行政负责人共出庭应诉26人次。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朝阳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年内共召开42次党组会,22次局长办公会,对规划计划制定、重点任务推进落实、重要制度文件起草、重大项目和资金使用等议题进行研究审议并依法作出决策。
发挥好中心组学习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日机制、“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建立朝阳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发挥区依法行政办公室牵头抓总、参谋助手作用还有提升空间。二是运用创新理论推动实践方法不多,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实践、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还不够。
三是统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还有不足,对标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服务质效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朝阳区司法局将继续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职能布局,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抓改革促创新,全面推动我区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牵头抓总,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纵深发展
充分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办、区依法行政办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法治建设规划和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做好“十四五”全面依法治区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总结和“十五五”规划的起草工作。
(二)聚焦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围绕贯穿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一条主线,持续加大对全区行政执法工作的协调监督指导力度。运用多种手段力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在复议程序中,使行政复议真正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三)践行司法为民,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
持续提升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度,对群众“三台发起”的法律服务事项,做到有效响应,提升在线服务能力。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三级体系及平台作用发挥,不断优化各工作站点职能作用,提升法律服务便捷性。
(四)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持续助力法治朝阳建设
加强行政调解工作衔接联动,畅通调解渠道,形成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工作合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不断创新普法内容、形式,进一步加强全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全区公民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