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信访办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信访办的帮助指导下,区信访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区有关信访工作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关于全面推进朝阳区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朝阳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实施细则》文件精神,以“三到位一处理”为工作原则,以“控增、减存、防变”为工作目标,持续加强对全区信访工作的统筹指导,不断深化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成果,培育打造“红立方”朝阳“移动信访办”机制品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坚持高位统筹,全面落实中央、市、区决策部署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四民”情怀,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先后8次听取全区信访工作情况汇报,主要领导先后5次主持召开信访专题调度会,对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矛盾排查化解攻坚战以及重大活动敏感时期信访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各位区领导落实分工包案,系统推进矛盾化解。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充分发挥机制作用,先后召开3次全体(扩大)会议,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坚持每月调度和重点调度,加强牵头抓总。健全完善“1+7+N+43”信访工作体系,坚持“排查是关键、化解是核心、稳控是重点”工作要求,分7个包片组下沉到各街乡和重点委办局,加强统筹协调、专题调度、分类指导和督查督办,围绕涉疫矛盾纠纷特别是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以 “四个不间断” 开展全覆盖滚动式排查。
(二)坚持压实责任,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
全国“两会”、北戴河暑期、服贸会、中央巡视组巡视北京、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带头开展与信访群众面对面的“大接访大走访”活动,专题调度突出重点矛盾;主管区领导“靠前抓”、“系统抓”、“重点抓”,点面结合、分类研究、专项推进,带头高标准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各位区领导通过包案调度、一线督导等方式,检查指导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落实情况;全区各单位认真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干部阅信、接访、下访和定期调度等工作要求。
(三)坚持问题导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效明显
针对重点时期、重点领域、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组织开展2次全区大排查和十余次专项排查。对排查确定的重点矛盾纠纷,逐级落实工作措施,上级交办的攻坚矛盾全部结案。深入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对国家信访局、市信访办交办我区的重复信访事项,扎实推进“控增减存防变”专项工作,自8月1日起,组织全区信访系统开展“控增减存解民忧百日会战”行动,逐项甄别梳理,分层分类转办交办,逐级签订化解责任书,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包案责任,坚持多元共治,强化协调督办,从严从实从细推进。坚持重心下移、人员下沉,开展周五“基层日”活动,开通信访“直通车”,落实“五进”举措,通过上下联动、矛盾联调、机制联动、队伍联合、攻坚联促,努力将矛盾吸附化解在基层,推动专项工作取得实效。
(四)坚持探索创新,培育打造朝阳特色信访工作机制品牌
建立“红立方”朝阳移动信访办工作机制。对标对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适应群众新需要、体现时代新特征,以信访矛盾化解供给侧和需求侧为侧重点,推动信访工作渠道畅通、平台沟通、瓶颈打通、信息灵通和互联互通。坚持党建引领,加强信访文化建设,依托聚力强基的“党建红”,筑牢化解矛盾的“立方体”,打造服务群众的“直通车”,落实构建和谐的“移动办”,发挥“朝我说”三级信访代理和“暖心朝”“疏心有约”第三方工作室(队)专业优势,到矛盾现场去、到百姓身边去,解决群众“身边事”,搭好党群“连心桥”。深入推进“互联网+信访”建设,推动构建“智慧信访”工作平台,打造信、访、网、电、视频“五位一体”新格局。试点开展依法分类“四库”建设。以“三到位一处理”为原则,围绕区分“诉求合理、诉求无理、生活困难、行为违法”四方面,对信访诉求和信访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朝阳区关于建立“三到位一处理”信访诉求“四库”分类工作方案(试行)》,选取麦子店街道、奥运村街道、将台乡、平房乡、规自朝阳分局、区人力社保局6家单位进行试点。坚持建、管、治并重,强化“一办三联四治”工作协同,推动在“四库”试点和提升信访效能上出成效。多措并举治理信访上行。成立工作专班,坚持“统分结合”定期调度机制,以挂账重点矛盾为突破口,通过加强日常协调调度和督办、“一对一、点对点”专题会商、区信访联席会议专题调度等方式,加强矛盾问题分析研究,分层级分类别推动矛盾化解。加强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压实首接首办责任,提高初信初访办理效能,加大重信重访治理力度,实工实效推动信访上行治理工作。
(五)坚持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明确考核结果导向
对标对表中央信访工作联席办、国家信访局《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和《北京市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健全完善我区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逐级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推动信访矛盾高效化解。狠抓信访基础业务。坚持“两跟踪”(跟踪初信初访、跟踪重点案件),紧盯“三环节”(转送交办、受理、答复),进一步加强初信、初访、初网、初电规范化办理督导检查力度,对全区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坚持每日跟进、每周分析、每月研判通报,以业务规范推动提质增效。广泛开展法治宣传。5—6月在全区组织开展“国务院《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5周年法治信访宣传月”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专题解读《民法典》,积极营造法治信访浓厚氛围。持续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开展月度“信访业务大讲堂”活动,针对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信访工作考核、“信访上行”治理等重点工作进行及时培训。8月份组织全区信访系统基础业务规范化知识竞赛,全区52家单位积极踊跃参赛,基层信访干部业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020年我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与工作的结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全局性与具体工作的结合认识不够深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共性问题的解决、化解、协调矛盾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法治理论和实际工作的结合应用还不紧密,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掌握还需加强。
日常法治工作宣传及对群众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还需加大。引导群众提高依法信访意识的内容需要增加,便于群众了解信访工作程序的宣传形式还需多样化。
政务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及形式比较单一。主动公开的主要途径为官方网站,公开较多的内容还是工作动态,展现形式主要是文字+照片形式,增强政府信息传播可视性、可读性、可感性,增强政府信息的吸引力、亲和力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2020年我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目标导向,凝心聚力推动信访重点工作落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三到位一处理”为原则,“情、理、法”结合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加强对全区信访工作的统筹指导,打好联调、提质、快处、防变“组合拳”。
(二)强化依法规范,积极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加强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加大重信重访治理力度。在全区组织开展“国务院《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5周年法治信访宣传月”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专题解读《民法典》,每月举办全区“信访业务大讲堂”,积极营造法治信访浓厚氛围。
(三)强化精准到位,妥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信访各项工作。2月初暂停“面对面”接访后,坚持控疫不控“访”,围绕确保疫情联防联控和信访本职工作两手抓、两促进,突出抓好网上信访、分析研判、矛盾化解三个“面”,进行“四调整”:一是调整群众信访渠道,及时对外发布暂停接访通知,倡导群众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线连线、键对键”等非接触方式反映诉求;二是调整工作力量,发挥“移动信访办”机制作用,人员下沉、重心下移,开展带案约访下访。同时,深化落实“1+1手拉手”行动,积极参与社区和楼宇疫情联防联控;三是调整工作方式,通过视频系统召开会议、调度工作,开展信访业务大讲堂培训等;四是调整工作要求,对涉疫情信访问题落实快交快办快结机制,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信访工作不停摆、工作运行重实效。5月14日恢复开门接访后,严格按照“宜严不宜松、宜散不宜聚、宜快不宜慢”的处置原则,健全完善接访流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区属各来访接待场所信访秩序平稳可控。
(四)强化担当尽责,全过程推进政务公开。动态调整《北京市朝阳区信访办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全清单》,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社会公开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日常履职考核项目进展情况等需要公众广泛知悉的政府信息。通过门户网站、今日头条“三位一体”的新媒体传播格局,第一时间将适合政务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予以广泛发布,以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四、2021年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事要解决”,切实推动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高频事项,充分发挥区、街乡两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坚持“条块”大排查和“双向”对账机制,全面动态摸排突出社会矛盾和重大群体性问题,特别是对城乡建设、民生领域、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较为突出的涉众型问题,加大对行动性、指向性预警信息的收集研判。强化“向前一步、海阔天空”有解思维,对新老矛盾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建立“3+X”周会商研判机制,有效开展防范、化解和处置。推进落实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信访“包案”制度,对挂账矛盾集中攻坚化解,对新增矛盾边排查边化解,对涉众型金融类矛盾问题重点协调推进,努力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下力气解决好群众关切的问题。
二是加强综合施策,深入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坚持通过条块结合、专群结合、“专班”带动等方式,按照“对账、建账、销账”的治理要求,落实落细逐级包案责任,逐案明确包案领导,加强工作调度,以责任到位推动治理到位。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注重在深入推进专项工作中着力构建信访矛盾预防化解长效机制。以国家信访局“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为契机,加强统筹协调和日常调度,坚持定期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实工实效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强创新推动,积极构建“情、理、法”相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法治保障、德治引领作用,从源头上控制信访增量,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着力培育打造“红立方”移动信访办机制品牌,进一步加强“四库”建设和治理,推动落实矛盾纠纷分类管理;进一步发挥基层“桥头堡”作用,深入开展“三无”街乡和“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持续强化信访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建议征集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信访”建设,构建“智慧信访”工作平台,在主动化解、精准化解、智慧化解上集中发力。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全区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注重和坚持抓好基层基础源头、初次信访源头和重大决策源头,守“四初”、建“四库”、抓“四降”、提“四率”、控“上行”。持续强化信访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建议征集成果转化,努力把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风向标”、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金钥匙”,着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问题。紧紧围绕“提高效率、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信访干部政治、能力、作风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持续锤炼打造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信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