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治政府建设

北京市朝阳区信访办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日期:2022-03-31 16:58 来源:区信访办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信访办的帮助指导下,区信访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市、区有关信访工作决策部署,以“三到位一处理”为原则,以抓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信访稳定工作为主线,持续巩固深化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成果,统筹推进“控增减存防变”目标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切实打好打赢“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攻坚战,用扎实的工作成效更好地维护朝阳中心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区域社会稳定,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强化高位统筹,推进为民服务走深走实。将法治建设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计划,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法治宣传方案,定期研究部署、检查指导,推动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区信访办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法宣科负责日常普法宣传工作,区市信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运转有序、高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四民”情怀,深化“向前一步”有解思维,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等制度常态化,今年以来,区主要领导先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带头开展与信访群众面对面的“大接访大走访”活动,专题调度突出重点矛盾;主管区领导“靠前抓”、“系统抓”、“重点抓”,点面结合、分类研究、专项推进,带头高标准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各位区领导带头开展联系群众“大接访大走访”、深化民生难题“大排查”、推动服务群众“大提升”活动;各街乡、部门围绕重点难点积极开展“走动式”巡回接访下访、“包案”、“一把手见面谈”等活动,形成了“面”上系统推进、“条”上专业支撑、“块”上协调联动、“案”上精准施策的“大信访”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化“向前一步”的有解思维,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要求,结合“朝我说”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包片联系街乡机制,坚持开展“红立方”移动信访办带案约访下访和“周五基层日”活动,阵地前置、人员下沉,深入包片街乡200余次,及时就地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和重点任务落实,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落到实处。

(二)强化攻坚克难,持续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6次作出批示,主管区领导高位统筹、高频调度,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领导包案两个有效抓手,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依托“1+7+43+N”工作体系,有效发挥区、街乡两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专班”、“第三方”、“红立方”移动办、“听、议、明、定、考”、“3+X”会商研判等机制作用,组织开展“治重清积解民忧,减量精治促提升”攻坚行动。把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载体,坚持与市信访办紧密对接、深度分析、合力攻坚;坚持定期调度、分类指导、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等,坚持化解进度与化解质量并重,靶向用力、精准施策,全力推动“治重清积”专项工作见成效。

(三)强化责任落实,全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疫情防控与信访工作“两不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信访工作“两不误”,对涉疫信访问题落实快交快办快结,按照“宜严不宜松、宜散不宜聚、宜快不宜慢”的处置原则,不断健全完善接访流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区各来访接待场所秩序良好。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排查是关键、化解是核心、稳控是重点”工作导向,强化“条块”大排查和“双向”对账机制,围绕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和重点领域,以“四个不间断”全面动态摸排突出矛盾,组织开展两次全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6次专项排查。

(四)强化依法规范,努力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完善信访工作考核。对标对表中央信访工作联席办、国家信访局《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和《北京市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健全完善我区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逐级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推动信访业务法治规范和信访矛盾高效化解。不断提升“三率”工作水平。坚持以“事要解决”为突破口,以群众满意为重点,做到“三跟踪”(跟踪初次网信、跟踪重点案件、跟踪国家信访局纳入满意度评价的案件),紧盯“四环节”(转送交办、受理、答复、满意度评价),扎实做好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狠抓信访基础业务。坚持“两跟踪”(跟踪初信初访、跟踪重点案件),紧盯“三环节”(转送交办、受理、答复),进一步加强初次信、访、网、电规范化办理督导检查力度,对全区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坚持每日跟进、每周分析、每月研判通报,以业务规范推动提质增效。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开展“信访业务大讲堂”,针对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信访工作考核、“信访上行”治理、群众满意率低等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题培训。4月中旬,组织全区43个街乡、44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近150人开展全区2021年信访干部业务培训,聚焦基层信访工作业务难点和需求点开展授课培训,做到了基础业务“全覆盖”、党史学习“深融合”、直面问题“促规范”、心理调适“解压力”,进一步提升信访干部履职能力和业务素养,不断提高信访业务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五)强化法治宣传,集中开展《信访条例》宣传月系列活动。5月6日至30日,组织全区各部门和43个街乡以“永远跟党走 共筑连心桥”为主题,围绕“五个一”(即:一次主题宣传、一次“寻找最美信访干部”作品征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题宣传、一系列信访业务培训和一次信访知识竞答)集中开展了《信访条例》宣传月系列活动。期间,共设置宣传站点260余个,发放宣传材料1.5万余份,宣传品2.5万余件,为群众提供各种咨询1500余人次,汇编《永远跟党走 共筑连心桥——朝阳信访“最美”系列选粹》作品一册,在《北京日报》、“北京信访”微信公众号共刊登“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经验和案例6篇,开展信访知识竞答4场次,不断提高信访干部履职尽责的专业素养,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021年我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是日常法治工作宣传及对群众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还需加大。引导群众提高依法信访意识的内容需要增加,便于群众了解信访工作程序的宣传形式还需多样化。

二是信访事项办理中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的理念需要继续加强。法制工作的内部业务交流、培训与基层单位的需求还有差距,依法行政案例、经验交流,探讨疑难问题的途径需要扩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信访实务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2021年我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主要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自觉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和重要位置,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带动作用,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我办通过党组会会前学法、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等。全年,共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7次,召开党组会17次,其中涉及法治建设内容议题8个。

四、2022年工作思路

一是强化综合施策,大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信访积案。坚持“向前一步”有解思维,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加强统筹协调、调度指导、分析会商,合力攻坚推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进一步发挥信访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继续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用好各类“专班”“专组”化解复杂疑难信访问题机制,促进第一批、第二批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推动挂账案件、信访积案疏导化解,推动中央、市、区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是注重治本控源,构建“大信访”格局。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持续巩固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年”成果,加强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深化“互联网+信访”建设,在现有“信、访、网、电、视频”一体化基础上,建设覆盖全区的智慧信访网络;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发挥区、街乡、社区村三级矛盾调处网络作用,坚持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参与来访接待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常态化信访信息共享、舆情监测、会商研判工作机制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预警预测和矛盾调处机制,推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在“控增减存防变”上持续发力。

三是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全区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强化信访干部政治、能力、作风建设,持续在“提高效能、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信访业务大讲堂”,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坚持选调街乡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区信访办挂职锻炼,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干部开展群众工作和化解信访矛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