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飞”来百余种雨林昆虫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昆虫的世界同样丰富多彩。最近,鸟巢文化中心就“飞”来了百余种雨林昆虫。看后,相信一定会颠覆你对于昆虫的印象。
认识这种“蜻蜓”么?其实它叫蝶角蛉。蝶角蛉,形似蜻蜓,常常被误认为是蜻蜓,但触角锤状,长度超过前翅的一半。因其触角如蝶类,末端膨大呈球棒状,故得名蝶角蛉。雄性蝶角蛉具有守卫领地的习性,常在6米高左右的地方巡视,把要闯入它领地的其它雄性蝶角蛉赶走或直接与它们在空中搏斗。而进入其领地的雌性通常不会被驱赶,雄虫经常是在雌虫下方稍后的位置进行追逐。
再来看看我们最熟悉的蚂蚁和蚜虫吧!
蚂蚁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小精灵,是有着不为我们理解和认知的智慧的小生命。蚂蚁最爱吃甜东西,蚜虫屁股上会产生蜜露,这样就把蚂蚁和蚜虫联系在一起了。蚜虫日以继夜地取食植物汁液,因此它的粪便是甜的。因而哪里有了蚜虫,蚂蚁就随之赶来,用触角轻轻地在它屁股上一扫,取下蚜虫的粪便——蜜露来受用。怎么样?昆虫的世界是不是很有意思。
昆虫是技巧高超的建筑师,它们可以建造各种类型的家园,从地下室到树屋甚至是摩天大楼。仅讲它们是靠本能而非智慧,是没有说服力的。苔蛾,鳞翅目灯蛾科,在毛毛虫(幼虫)阶段时它用别的毛毛虫的有毒的毛搭建保护自己的“房子”,然后变成蛹,等待羽化。
你是不是被这些照片呈现出来的昆虫世界震撼到了呢?6月23日下午,《海南五指山国家雨林献给世界的礼物·雨林探微 ——周反美摄影作品展》开幕式在鸟巢文化中心举行。100余种雨林昆虫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精彩的昆虫照片都出自一人之手——周反美。周反美,一个热爱艺术、热爱自然,关注弱小生命的摄影爱好者。他的镜头,往往聚焦于昆虫,去体察这些微末的生命。正如他手中的微距镜头一样,他将自己的真诚一再地浓缩,潜行于未被社会文明染指的原始丛林之间,将这些被忽视的小生命的精彩无限地放大到我们面前。在他的雨林世界中,有神奇的自然造化,有意趣盎然的昆虫世界,有中国古典诗意,也有现代生活的投影。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造物主的杰作,我们肉眼所见只不过是肤浅的表象,周反美能够进一步的观察它们,并给了他太多的惊讶、太多的感动!雨林中随处可见的滴水观音的肉穗,色彩搭配是那么的协调,色彩过渡是那么的柔和,细节是那么的丰富,质感又让人浮想联翩。周反美说,自从走进昆虫世界,他已经成为素食者,他变得更加尊重动物。
“看了这些照片,我再也不怕昆虫了!我觉着它们好可爱!”开幕式当天,一个孩子大声地对自己的妈妈说。
本次摄影展将一直持续到6月30日,由中海外艺术馆、远东国际控股集团、桃花源家族、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少儿艺术教育专项基金主办,中海外艺术馆、北京和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