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与AI“教父”隔空对话,颠覆你的认知!
4月26日,2018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AI生万物”,在主论坛中,作为AI领域的教父级人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和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AI现状与未来”主题圆桌上跟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对AI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隔空讨论。
正处于晚上的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在屏幕的那一端调皮地跟大家打招呼问候早安。
常被冠以人工智能"泰斗"身份的迈克尔·乔丹前些日子刚刚发表了一篇反思人工智能的长文,在活动现场他延续了这一话题,他指着会场屏幕上的并不精准的机器翻译调侃说:“人工智能在翻译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很多语句、语义翻译不准确,我不喜欢用‘智能’这个词,我认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智能,也不知道智能是什么。”
乔丹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人类构建的系统并不理解语义也不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只是在做一种"映射"。在交流中乔丹进一步指出,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有着根本性的结构问题。先构建起系统,等它出了问题再去打补丁,这很不负责。乔丹提出如果AI机器给用户都推荐同一个餐厅,那么这家餐厅一定人满为患,很多人会体验不好,这样的推荐没有价值。他在现场呼吁大家应该更多地考虑整个系统如何运作。
李开复热情洋溢地谈起了过去的五年各个行业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也经历了四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联网智能化,当我们在淘宝点击购物、在朋友圈点赞的时候,这些数据都会被收集起来,成为互联网巨头能够深度了解用户,然后提供更好服务的工具,还会在此基础上变现。第二波是商业智能化,银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等都是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比较低垂的果实”。任何有数据的领域,都可以进行AI的商业化。第三波是实体世界智能,就是可以基于视觉、听觉各种传感器收集新的数据,来创造新的用户体验。例如智能音箱,各个领域的摄像头等。第四波是全自动智能化。机器人、无人驾驶、无人机等产品是全自动智能化的代表。
在这四波浪潮中,商业智能化浪潮让大量数据得以变现,提升了企业的商业价值,数据分析被用在供应链、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而在实体世界智能浪潮中,我们可以收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第四波浪潮是全自动化AI,这个阶段出现的无人驾驶、无人飞机、无人工厂、无人商店等将颠覆我们的行为习惯。
李开复认为,这四波浪潮给中国带来了更多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中国已经占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在视觉和传感器方面的应用,中国发展也很快。而且中国有数据优势和政策的强推动,所以以后应该是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共同领先。
2018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将持续到28日,行业大咖会用更多的新观点颠覆你们的认知,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让我们带你走进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