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医疗
朝阳社区医院试点临终关怀 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日期:2018-04-03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对许多患重疾的病人来说,走到生命最后一程时,医学治疗已经不起作用,只会徒添痛苦,而在家又得不到妥善的护理,自己和家人都饱受煎熬。
如何减轻患者和家人的痛苦,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开?不少医疗机构的医生正积极摸索着。2017年,北京市共有15家医疗机构被确定为首批北京市临终关怀试点单位,其中朝阳有两家社区医院,分别是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让患者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
在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最南侧有一处特殊的病房区,病房大门上印有舒缓疗护病区的字样。
上午9点,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病房,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敞亮,李大爷和其他两位病友安静地躺在病床上。
“我来看您了大爷,感觉还好吗?”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范吉会带着全体护士过来查房,微笑着俯身问候患者情况。
范吉会看了看老人的精神状态,又向一旁的护工吴阿姨了解老人吃得怎么样、大小便如何、睡眠好不好,李大爷的责任护士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一细节。
“我爸患脑血管病,小脑萎缩严重,医生说种情况继续接受治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只会增加他的痛苦。”李大爷的女儿表示理解,但现实情况也让她很为难,“我妈过世早,家里没人照顾他,即便雇保姆,也做不来专业护理,得知社区医院有临终关怀服务后,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实地考察后,我才放心把我爸送过来。”
“医院临终病房设置在三楼最南侧,采光通风都很好,每间病房里都设有医疗呼叫系统、供氧装置、防跌倒、坠床设施,配备了公共无障碍卫生间。”范吉会表示,医院会把房间布置温馨,管理上也比普通医院更加人性化,每个病人都有对应责任护士,便于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范吉会表示,除了给予身体照顾外,他们还时常给患者做心理辅导,帮患者慢慢接受最坏的结果。
“心理辅导”帮家属走出阴霾
临终关怀的对象不光是患者,因为痛苦的不只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家人,所以要把家人也纳入到关怀和疏导的对象中来。
范吉会告诉记者,近一年来,病房收到了40多位需要临终关怀的病人,其中不少是癌症晚期患者,也亲手送走了一些病人,病人去世后,医护人员会对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帮他们调整情绪,而很多家属会永远记得这份“生命关怀”。
萱萱(化名)是医院接收过的最小患者。“第一次看到萱萱父母时,他们神情失落,整体精神状态特别差,尤其萱萱妈妈都要崩溃了。”范吉会告诉记者,身为母亲的自己,特别能理解萱萱妈妈的心情。所以萱萱住院期间,私下里她常常单独找萱萱妈妈交流,在医护人员的疏导下,萱萱妈妈才逐渐调整好心态。
“近一年的试点,医院临终关怀项目逐渐在辖区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品牌效应,目前接诊患者包括了周边顺义区、金盏乡、崔各庄乡的患者。”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孙丽表示,下一步,医院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临终关怀工作规范、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更合理规范、人性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辖区重疾病人的需求。
如何减轻患者和家人的痛苦,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开?不少医疗机构的医生正积极摸索着。2017年,北京市共有15家医疗机构被确定为首批北京市临终关怀试点单位,其中朝阳有两家社区医院,分别是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让患者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
在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最南侧有一处特殊的病房区,病房大门上印有舒缓疗护病区的字样。
上午9点,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病房,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敞亮,李大爷和其他两位病友安静地躺在病床上。
“我来看您了大爷,感觉还好吗?”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范吉会带着全体护士过来查房,微笑着俯身问候患者情况。
范吉会看了看老人的精神状态,又向一旁的护工吴阿姨了解老人吃得怎么样、大小便如何、睡眠好不好,李大爷的责任护士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一细节。
“我爸患脑血管病,小脑萎缩严重,医生说种情况继续接受治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只会增加他的痛苦。”李大爷的女儿表示理解,但现实情况也让她很为难,“我妈过世早,家里没人照顾他,即便雇保姆,也做不来专业护理,得知社区医院有临终关怀服务后,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实地考察后,我才放心把我爸送过来。”
“医院临终病房设置在三楼最南侧,采光通风都很好,每间病房里都设有医疗呼叫系统、供氧装置、防跌倒、坠床设施,配备了公共无障碍卫生间。”范吉会表示,医院会把房间布置温馨,管理上也比普通医院更加人性化,每个病人都有对应责任护士,便于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范吉会表示,除了给予身体照顾外,他们还时常给患者做心理辅导,帮患者慢慢接受最坏的结果。
“心理辅导”帮家属走出阴霾
临终关怀的对象不光是患者,因为痛苦的不只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家人,所以要把家人也纳入到关怀和疏导的对象中来。
范吉会告诉记者,近一年来,病房收到了40多位需要临终关怀的病人,其中不少是癌症晚期患者,也亲手送走了一些病人,病人去世后,医护人员会对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帮他们调整情绪,而很多家属会永远记得这份“生命关怀”。
萱萱(化名)是医院接收过的最小患者。“第一次看到萱萱父母时,他们神情失落,整体精神状态特别差,尤其萱萱妈妈都要崩溃了。”范吉会告诉记者,身为母亲的自己,特别能理解萱萱妈妈的心情。所以萱萱住院期间,私下里她常常单独找萱萱妈妈交流,在医护人员的疏导下,萱萱妈妈才逐渐调整好心态。
“近一年的试点,医院临终关怀项目逐渐在辖区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品牌效应,目前接诊患者包括了周边顺义区、金盏乡、崔各庄乡的患者。”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孙丽表示,下一步,医院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临终关怀工作规范、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更合理规范、人性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辖区重疾病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