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重大民生信息>>稳岗就业
朝阳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近年来,朝阳区始终坚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转变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立德树人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部分,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区教委德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坚持学科主渠道育德,形成课题引领、课程统筹、课堂落实“三课并举”的实践路径,构建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体系,形成“三全”(全员、全科、全程)育人模式。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各中小学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朝阳区实验小学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设计出了60条行为规范。60条行为规范分别对应到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0条规范。60条行为规范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为目标,划分出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勤奋学习教育、劳动节俭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九个内容领域。
“通过60条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将儿童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表示,学校还将制作了60条行为规范微视频,视频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微视频还邀请学生参演,使其零距离体验行为规范,在参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教育。
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身体素质
近年来,朝阳区实验小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孩子们设立了“爱眼工作室”、“小胖墩工作室”、“体能测试室”,购置淡盐水漱口设备,开设了“给男子汉加钢”等课程,从身心两方面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几年的探索,学生的体质健康优秀率从2013—2014学年度的29.76%,增加到了2017—2018学年度的44.36%。
“学生良好的身体是促进学业发展的根基。”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切实引导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我区从制度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对整体教育工作进行了战略性的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八项工程,而其中有一项就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正职干部的考核依据。
此外,朝阳区还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库,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和方式,做好数据的分析和使用,并对学生全学段的成长发育进行系统谋划和调控。
2017年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结果显示,朝阳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7.7%,优秀率23.9%,位居全市第二。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为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朝阳区以“学生学科核心能力”项目为依托,各学科围绕学科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开展了“尝试学习方式”研究、“学案学习方式”研究、“实验学习方式”研究、“题库监测”研究、“开放学习方式”研究等5个项目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朝阳区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朝阳区学生的学习坚持性、学习兴趣、创新素养等指标均位于北京市城六区前列。北京市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监测数据表明,朝阳区学生创新素养位于北京市城六区前列,显著高于城六区平均水平。
近年来,朝阳区始终坚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转变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立德树人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部分,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区教委德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坚持学科主渠道育德,形成课题引领、课程统筹、课堂落实“三课并举”的实践路径,构建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体系,形成“三全”(全员、全科、全程)育人模式。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各中小学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朝阳区实验小学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设计出了60条行为规范。60条行为规范分别对应到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0条规范。60条行为规范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为目标,划分出爱国主义教育、学雷锋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勤奋学习教育、劳动节俭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九个内容领域。
“通过60条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将儿童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表示,学校还将制作了60条行为规范微视频,视频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微视频还邀请学生参演,使其零距离体验行为规范,在参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教育。
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身体素质
近年来,朝阳区实验小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孩子们设立了“爱眼工作室”、“小胖墩工作室”、“体能测试室”,购置淡盐水漱口设备,开设了“给男子汉加钢”等课程,从身心两方面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几年的探索,学生的体质健康优秀率从2013—2014学年度的29.76%,增加到了2017—2018学年度的44.36%。
“学生良好的身体是促进学业发展的根基。”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切实引导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我区从制度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对整体教育工作进行了战略性的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八项工程,而其中有一项就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正职干部的考核依据。
此外,朝阳区还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库,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和方式,做好数据的分析和使用,并对学生全学段的成长发育进行系统谋划和调控。
2017年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结果显示,朝阳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7.7%,优秀率23.9%,位居全市第二。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为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朝阳区以“学生学科核心能力”项目为依托,各学科围绕学科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开展了“尝试学习方式”研究、“学案学习方式”研究、“实验学习方式”研究、“题库监测”研究、“开放学习方式”研究等5个项目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朝阳区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朝阳区学生的学习坚持性、学习兴趣、创新素养等指标均位于北京市城六区前列。北京市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监测数据表明,朝阳区学生创新素养位于北京市城六区前列,显著高于城六区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