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2024年是贯彻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市、区相关文件的关键一年。朝阳区政府坚持以新时代朝阳发展为统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篇章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府网站上线112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全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已办结“一业一证”87件。使用区级统建系统事项全程网办率100%,292个电子证照跨部门调用。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发布服务业扩大开放2.0方案,全力打造可感可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积极推进“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试点,16840户经营主体纳入白名单,最大程度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3.促进事中监管提质增效。2024年市场监管领域开展42批次“双随机”抽查,抽查主体2497户次。查办的侵犯涉外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北京市知识产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4.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不断完善“网格—社区(村)—街乡—区”四级相互衔接、良性互动共商共治体系,构建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5.构建新型产业政策体系。深化构建“3+X”产业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产业生态构建模式在全国推广。组织开展“凤鸣政策通”等17场品牌活动,覆盖企业1500余家次。
(二)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
1.深化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制定发布区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修订《朝阳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朝政发〔2024〕3号)。
2.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机制。对60件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草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各类合作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法律意见300余条。
3.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及清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针对印发实施超5年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实施后评估。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制发《朝阳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举办我区首批执法协调监督员聘任仪式。
2.推进执法监督常态化。全年委办局处罚案卷合格率100%,优秀率93.5%,优秀率同比增长6.9%;街乡处罚案卷合格率98.8%,优秀率91.9%,优秀率同比增长12.9%。
3.推动执法水平优化升级。在全市率先发布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3.0》,将187项违法行为纳入轻微违法、包容审慎监管的情形,罚没款总额较去年同期减少5628.01万元。
(四)强化内外监督工作合力
1.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服务保障全国、市、区人大和政协调研视察活动78次,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144件,办理区政协提案325件。
2.加强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全年共纠正管理不规范金额516985万元,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382条,增收节支13143万元。
3.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数2.15万条,区政府办理信息公开申请840件,被复议25件,被诉讼18件。
(五)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
1.高效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全年共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152件,审结6929件,实行“审调结合”,全年纠错率为7.71%、调解率为39.95%,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2.行政应诉工作稳步提升。全年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共1045件,败诉16件,一审败诉率2.7%。全区各单位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281人次。
3.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年调解登记1057件,调解成功88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3.44%,司法确认251件。
4.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年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室)接待各类法律服务咨询11.6万余人次。法律援助中心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414件,全区“七有”“五性”法律咨询录入总量为129209人次。
5.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区全年信访总量18426件次、23667人次,分别同比下降23.4%、28.3%。全年共收到市政府复核意见11件,对复查意见全部予以维持,维持率100%。
(六)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
1.夯实普法责任制基础。印发《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八五”普法年度考核指标》《北京市朝阳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阵地)管理办法(试行)》,组织174名新聘乡村“法律明白人”上岗考试。
2.加强普法宣传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线上线下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13场,累计受众42万余人次。2024年北京市“我(们)的法治故事”中4部作品分别荣获北京市征集评选活动一、二、三等奖。
3.助推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编辑《朝阳区法治文化基地(阵地)画册》,建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区普法融媒实践基地,全区建成665个法治文化阵地。
(七)持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举办朝阳区处级干部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近800人。在各主体班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依法行政等课程,全年共举办主体班28期,累计培训干部2570人次。
二、2024年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成2023年度朝阳区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向社会予以公示。制发《朝阳区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2.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朝阳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通过线上开展宪法和法律知识考察测试,各委办局、街乡平均得分率较去年提升10.5%和5.5%。开展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4次,区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4人次。
3.扎实推进法治领域重点工作。连续五年编制发布朝阳区法治政府建设白皮书,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将综治中心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确定“平安不出事,满意为人民”的工作目标,全区43个街乡综治中心已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人员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不高,宣传内容和形式不够多样化、常态化。三是政务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2025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牵头抓总,纵深推进全区法治政府建设。
充分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委对各领域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法治建设规划和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做好“十四五”全面依法治区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总结和“十五五”规划的起草工作。加大法治领域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推进落实力度。
(二)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和区域发展,构建“一标四维”登记服务体系朝阳样板。全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提升“一件事”政策公众知晓度。加快推动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公平、便捷、高效。
(三)夯实法治根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持续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审,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监督管理工作。继续做好违建治理等专项工作,更加聚焦易形成监管盲区的重点执法领域。进一步加强全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普法的互动性、参与性和渗透力。
(四)围绕中心工作,持续提升法治服务保障水平。
继续提升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度,深入开展“法润京华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月”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走深走实。努力提升朝阳区“一网两翼三支撑”的法律援助民心品牌效应。力争推动新仲等境外仲裁机构落地。
(五)深化诉源治理,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
加强纠错警示,通过开展错案讲评、典型案例指引等方式,促进执法部门做精做细执法标准。探索在企业密集的园区、街道等设置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加强审判机关、复议机关和行政部门之间的联动,降低败诉风险。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建设,积极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