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CY00-1013、1015、1016、1017、1019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2 年—2035 年)》(草案)公示反馈意见采信情况的通告
我局就《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CY00-1013、1015、1016、1017、1019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2年—2035年)》(草案)进行了网上公示。公示期间,共收到公众反馈意见21份,经整理共涉及8个方面。现将有关采信情况通告如下:
1.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大山子社区、高家园五区、一街坊9号楼、大山子南里9号楼、10号楼等老旧小区拆改及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本次街区控规针对老旧小区情况做了梳理和分析,考虑不同类型、年代、质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别提出了拆除重建、综合整治、长效管护等规划策略以及健全物业管理制度等治理策略;以存量资源挖潜、空间复合利用增设小微绿地、休闲空间、立体绿化、停车设施等为契机,建议加快专业物业引进,在挖潜空间价值、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促进长效可持续运营,科学合理引导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
2.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亮马桥与坝河连通的明渠工程纳入街区控规,预留河道、滨水、绿地、商业、文化空间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本次街区控规深化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两河连通的战略部署,以滨水空间建设带动城市更新与复兴,加强规划范围周边望京沟、坝河、亮马河与地区的联系,以两河连通建设为契机,提升垂河交通的便捷舒适度,链接滨水空间、慢行系统、公园绿地、工业遗存、活力商圈等,构建多网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式公共空间系统。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
3.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将台路和酒仙桥路交叉口、大山子路口区交通拥堵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本次街区控规梳理了现状路网体系及实施情况、出行拥堵原因等内容,结合地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系统优化了规划道路交通系统,满足地区道路网密度要求;同时通过存量挖潜和功能复合等方式增补了交通设施。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
4.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现状产业园区实施道路后园区停车位不足、现状高家园五区5号楼没地方停车等区域停车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本次街区控规按照新建及改建居住类建筑物机动车、新建及改建公建类建筑物机动车按照相关标准配建停车位,规划新增停车设施8处,并鼓励资源紧张地区,通过与园区、商业办公等停车空间进行错时共享、复合利用等。随着老旧小区改造、产业园区更新将结合具体规划方案增补停车设施,进一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
5.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高家园站换乘站未能开通、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与地铁12号线驼房营站设置换乘区域、东风北桥站设置轨道微中心等轨道交通站点相关问题建议及市郊快线S3线、市郊铁路四环线纳入街区控规预留廊道线位等轨道线路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轨道线路、站点布局方案需结合区域功能定位、规划功能布局、人口出行需求、现状及规划人口岗位分布、工程实施难度等因素进行充分比选和论证,本次街区控规已为远期预留发展空间,以最终审批方案为准。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
6.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应急管理设施等防洪防汛优化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本次街区控规落实韧性城市建设,落实防洪规划50年一遇标准要求。针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出设计引导要求,优先选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和景观水体设施,控制径流雨水,最大限度的消纳自身范围内的雨水。针对防汛,规划提出应加强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排查清理安全隐患等。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的物资储备,做好避难场地应急救灾导引标识系统规划建设。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
7.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商业综合体与社区便民商业互补,构建差异化化商业层级、植入绿色商业理念,配置屋顶绿化,设置声屏障等商业生态规划升级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本次规划与将台乡统筹规划商业服务设施,依托现状颐堤港商业综合体,补充完善居住组团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和产业园内的特色商业服务设施,并对建筑退线空间及建筑界面进行优化。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
8.公众反馈意见
关于公开基础设施选址、环境影响评估等公示透明度的相关问题建议及建立线上平台更新项目进度、设立居民代表参与协调会等监督的相关问题建议。
编制单位意见:该意见不属于本次公示内容。
分局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意见属实,予以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