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A05-2024-J024
项目名称重要承载结构损伤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及产业化
候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广州多浦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石化工程质量监测有限公司
候选人郑晖 蔡庆生 杨齐 王坤 刘三江 李明 原可义 邢云松 郭全海 冯东旭 廉国选 赵泓 刘礼良 潘强华 东蕊
项目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现代工业制造质量和运行安全的主要保障手段,无损检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承载结构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及相关工业领域,承受内载、外载、动载、静载等各种载荷,是工业设施设备质量、功能、稳定、安全的基础和关键,重要承载结构损伤引发的事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重要承载结构进行无损检测,终止或控制其损伤进程,是保证其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生产安全的必要环节。 承载结构损伤的全体积检测只能采用超声和射线方法,随着质量和安全保障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超声数据抽象、高度依赖经验,射线检测效率低、存在辐射安全和环保风险等局限性日益凸显。相控阵超声具备优于常规方法的全体积检测能力,结果图像化可记录且无额外风险,对于先进制造领域的新式承载结构也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21世纪初,项目团队启动了完全自主的相控阵超声技术研发工作,从机理、可靠性、设备、传感器、工艺、标准、人才等各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研发,得到多个国家科研项目的支持,突破了声场控制、超大规模数据高速传输、高精度阵列成像等关键技术,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立了相控阵超声检测应用及产业化成套技术体系,解决了多个重点工程的承载结构损伤检测难题,多款产品在国际市场获得好评。 主要创新点: 1. 突破多通道任意波形激励、阵列探头辐射声场计算、损伤智能识别与定位等关键技术,建立相控阵超声检测基础研究平台。 2. 形成系统化成果,突破了超大规模数据高速传输、高精度阵列成像、压电复合材料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检测系统性能测评和分级方法,建立了相控阵超声仪器及探头的产业化体系。 3. 主导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高效的技术应用体系和行业大数据云平台,突破难检对象和复杂环境的相控阵超声应用,解决多项行业难题。 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58项,国标15项、行标18项,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63篇。近三年,经济效益42亿元,孵化1家上市公司。研发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铁路、新能源、兵器、军工、能源石化等重要国民经济领域;解决了全球最大加氢装置、我国首座示范快堆、北京燃气生命线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检测难题,切实保障了生产质量和公共安全,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