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A05-2024-J034 |
项目名称 | 面向国产化信创环境的时空遥感大数据三维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 |
候选单位 | 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工程研究院 |
候选人 | 肖剑 夏亚兵 齐文杰 王文成 程亮 陈旭 李先 李晓鹏 李兴 蔡华利 杨在兴 陈超 程远洋 申晓娟 郁金宝 |
项目简介 | 1.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地理信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并且与军事活动、国防安全、经济能源紧密相连。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信息平台已经成为存储、管理、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的关键核心技术。徐冠华院士曾强调,“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理信息基础软件已成为敏感领域的核心支撑软件,管理着大量涉及国家地理安全的信息”。
随着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加快建设,对于全国产化信创环境下的时空信息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迫切。地理信息正在不断融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信创产业,打造自主可控的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空间信息平台,既是维护我国地理信息安全的关键,又是夯实我国数字经济稳健发展、赋能千行百业快速向数字化迈进的软件之基。
2.主要技术创新点:
(1)实现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全流程自动化引接汇聚、存储管理、清洗治理、关联推理、知识发现与智能服务,具备每小时TB级以上多源空间数据汇聚与PB级多元异构数据管理能力;
(2)完成多模态、多尺度TB级海量空间数据全自动一体化轻量化处理与优化,一键式构建超大规模环境下室内、室外和局部微观多级场景联动的数字孪生场景模型;
(3)构建从地下、地表、室内到海洋、天空、太空的全空间多领域多时态的全球数字孪生场景,支持10万批次多领域多要素目标数据的高效仿真与精确定位;
(4)集成图像识别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将数据训练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基于多维时空地理信息融合分析算法,融合天基遥感、开源热点与实时轨迹信息,快速提高目标识别结果质量;
(5)构建向国产化软硬件环境的二三维显示框架,突破信创环境下的二三维数据的压缩、传输和高效显示难题。
基于以上关键技术实现了操作系统、CPU、GPU、数据库、云环境的全链条国产化适配,并成功应用于国防、电力、国土、水利等业务领域。
3.成果产生的价值: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项目收入3788.10万元,项目利润1136.43万元、上缴税收53.03万元, 在国防、石油、电力、测绘、海洋、 应急、林业、地矿等领域推广应用,提高了时空遥感大数据三维空间应用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效率,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为提升现有国产三维空间信息平台软件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和科技核心竞争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
关 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