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A05-2024-J037
项目名称面向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的自然交互人因理论和技术开发及应用
候选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候选人孙向红 刘艳芳 杜峰 张警吁 张宇博 葛燕 杨桐 张亮 刘梦迪 瞿炜娜 纪翔 李炳欣 倪元强 杨之言
项目简介    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不断深入演进的背景下,开发移动终端国产自主操作系统不仅是落实底线思维的核心需要,也是争夺科技制高点和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切入点。但面临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新研制的自主操作系统如果不能给用户营造高效自然的交互体验,就很难吸引和留住用户,承担起替代非国产操作系统的重任,重蹈指令性替代计划失败的覆辙。相比于国际竞争对手可以利用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先进的芯片通过快速迭代和硬件升级来提升用户体验,我国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刚刚起步,又要面对芯片等关键技术“卡脖子”造成的运算能力约束,必须要找到一条理论驱动、重点明确、算力依赖较低的技术路径,才能够切实争夺科技制高点,实现我国自主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 为了响应以上战略发展需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了“面向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的自然交互人因理论和技术”。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基金项目的支持。在当前存在“硬约束,小生态,强竞争”的市场态势下,为提升自主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该项目从技术约束和用户心理出发,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完成了从自然交互体验的基础理论构建、指标体系确立、计算模型形成、优化技术开发到人因标准设定的系统闭环,最后落地在华为鸿蒙系统中。 该项目从心理学角度构建了智能时代自然交互的人机共享心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刻画自然交互体验的两因素九维度指标体系,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极高信效度的测量工具,解决了长期以来国产自主操作系统难以有效衡量用户体验的问题。这些成果在国内外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期刊,如IJHCS、IJHCI、《心理学报》等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以此为依托,该项目提出一系列理论驱动的,用以改进流畅性体验、优化认知负荷、提升易用性和增强情感体验的新技术,形成多项专利,改变了基于海量数据迭代提升用户体验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手机、平板、智能座舱等多平台产品中的音画流畅性、布局合理性和手势易用性等方面体验。自2019年以来,该项目成果得到大规模商业应用,累计装机超过5亿台,创造了巨大社会经济价值,并制定了多项国家、团体和企业标准,形成了重要的行业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国产化进程。 综上,以上成果推动了我国自主操作系统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进步,引领了整个行业更快更好发展,为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