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A05-2024-J001 |
项目名称 | 航天测发领域可重构高可信工业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候选单位 |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 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
候选人 | 肖力田 张尼 丰大军 施一明 董强 赵德政 俞志群 袁启平 陈海 陈强 侯科文 王天林 刘基顺 黄科 刘国安 |
项目简介 | “震网”等事件爆发时,我国工控系统为国外品牌所垄断,安全底数不清,危及工控系统安全可信运行和国家安全。尤其在航天测试发射领域,对进入太空资产构成重大威胁,测试发射控制的可重构、高可信等要求对现有工控技术提出了挑战,急需工控系统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2012 年以来,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持下,联合技术优势单位,以航天测发领域为突破口,开展自主工控科技重大工程联合攻关。主要创新如下:
(1)可重构高可信工控系统的体系分层构建技术。针对可重构高可信控制系统空白、航天控制高安全弹性自愈和强适应性可重构等技术难题,设计了物理层、链路层、逻辑层、行为层的分层可信工控体系和智能冗余架构及其在线重构可组态方法,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提高1个数量级。
(2)工控系统组合检测验证理论技术。针对高实时核心控制器资源受限带来的可信无法验证的难题,提出了PLC 代码、模型、规约和运行的统一形式化语义语法,发明了正确性多维度组合检测验证方法,实现了100%正确性完整检测验证。
(3)国产自主可控工控产业链构建技术。对国内工控系统全产业链产品存在断链和孤链问题,提出了互操作解耦组配模型动态融合方法,发明了自适应接口、跨域控制中间件等,首次实现了全自主可控工控产品产业链有效贯通。
通过工控产业链工程方法技术及产业生态建设,研制成功可重构高可信“超御”和“ZC/PCS”工控软硬件产品。获专利157 项、软著269 项、论文189 篇、标准20 项、专著1 部、行业荣誉23 项,受到IEEE 工业电子技术委员会主席和领域内院士高度评价。航天系统部组织鉴定认为“该项目系统十分复杂,技术难度很大,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经第三方权威评测,符合国产自主可控和国军标要求,与同类国外主流产品相比,在高可信、电磁兼容和环境适应性等技术指标具有显著优势。
该成果已在载人航天、嫦娥、北斗、深空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中实现工控系统国产化替代,在航天领域获大规模应用,已连续可信运行5年。在国家和国防等十余个重点领域得到工程应用,解决了关键基础设施、重大装备的工控国产化替代“卡脖子”问题。该成果培育了中电智科、北特圣迪等成为国家和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了北京国家创新中心组织国家工控领域科技工程建设跨区域、跨领域、产学研用技术协同创新的高度和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军事、社会、经济效益,影响深远。
|
关 闭 |